2024年车市“价格战”虽迟但到。在二月中下旬比亚迪打响“第一枪”后,自主、合资与“新势力”纷纷入局。进入三月,车市逐渐白热化,覆盖的车型也从新能源蔓延至燃油车,部分车型甚至出现了“一天一个价”的现象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与去年有所不同,今年车市“价格战”引发的淘汰赛将进一步加速,可谓“既分高下、也决生死”。有预测显示,今年销量前十的车企将占据接近85%的市场份额,未来几年,80%的品牌或关停运转(关闭、停办、合并、转产)。
车市“价格战”或贯穿全年
中新财经注意到,相比去年,2024年车市“价格战”开启的时间要晚一些,率先降价的车企也不一样。2023年,特斯拉一开年就迅速推出“历史最低价”引燃市场;2024年,由比亚迪开启的“价格战”,在2月中下旬才“姗姗来迟”。
不过,今年车市“价格战”来势更加汹涌。有消费者表示,自己经历了“上午交钱、下午提车、傍晚降价”的尴尬。部分经销商也表示,与以往有所不同,车企通知降价的消息来得太快,店里经常来不及跟消费者解释。
除了时间发生变化、降价消息来得突然外,有专家表示,今年车市“价格战”的导火索也与去年有显著区别。
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、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记者,去年车市打响“价格战”,有一部分原因在于“国六A”排放标准车型面临换代,急于清理库存,今年则没有类似的情况。
因此他认为,今年车市的“价格战”很可能在下半年也不会“偃旗息鼓”,相反会贯穿全年。
目的就是为了竞争洗牌
近两年,为何车市“价格战”都由头部车企率先打响?
记者注意到,目前市场上降价的车型,大多都有类似竞品车型。以售价在8万元以下的比亚迪秦为例,它属于A级的新能源轿车,细分市场竞品众多,同质化较强。而高端化的产品,例如同属比亚迪出品的百万元级别车型——“仰望”,暂时就没有降价的举措。
虽然竞争激烈,但车企争相涌入这条赛道,根本原因还是这类车买的人多,市场需求大。根据张翔分析,热销车型规模经济效益明显,每辆车分摊的研发成本、生产成本、管理成本,还有销售成本比较低,更有竞争力。
对于头部车企而言,它降价只不过是在减少利润,别的车企跟着降价,很可能意味着亏本。张翔称,“部分头部车企选择通过降价来洗牌,打击竞争对手,这样做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。”
“价格战”孰利孰弊
显而易见的是,对于消费者而言,“价格战”是有利的。有消费者坦言,“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车,享受更多的配置,没什么不好。”亦有消费者担忧,“价格战”会不会导致车企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,例如选用较低强度的钢材,或是降低一些安全配置等。
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来,“价格战”让企业很被动,车企如果不应战,可能就会失去这部分市场。他也同时承认,价格战是挡不住的。降价拼的是向下的能力,车企还是要拼向上的能力,向上的空间很大。
张翔认为,上述两方观点都不无道理,但车市最终会赢者通吃。头部车企知名度高,技术水平出众,具备核心竞争力,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。小型车企、部分连年亏损的“新势力”企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。
“借鉴一些成熟市场的经验,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强国,车企必须要经过‘价格战’的检验,通过竞争来优胜劣汰。如果没有这个过程,中国很可能不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品牌,也就意味着或许永远不会成为汽车强国。”张翔称。(完)
- “冷资源”助力“冰雪游”2021/01/04
- 春江水暖 游船备航2024/04/23
-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“山西方案”2023/03/10
-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体怎么回事?2022/02/22
- 寒风中这一幕让人感慨:这才是青春的样子!
-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康泰粮库经理孙光亮接
- 潮头观澜丨这座主媒体中心,如何打造冬奥记
-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——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
- 强军一席话丨军队要能打仗 打胜仗
- 习近平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致口信
- 微视频丨逐梦冬奥
- 《改变中国的力量》之人民至上篇:美好生活
- 全面把握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
- “从中国式现代化中汲取宝贵经验”
- 国际锐评丨否认“君子协定”的菲律宾毫无信义
- 香港创科发展添加新动能
- 高端访谈丨专访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
- 国际锐评丨中国外贸的“活水”从哪里来?
- 从安倍到李在明,日韩为何接连出现政治暴力事件
- 联合国机构:加沙地带近90%的人口被迫流离失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