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0月18日,车和家正式发布了理想智造ONE。除了增程式动力以外,理想智造ONE最为人关注的当属由四块大屏组成的中控台,形成驾驶仪表、多媒体中控和副驾驶娱乐三个功能分区。在发布会上,李想坦言这样的布局能够让驾驶者安心驾驶,让乘客尽情娱乐。在中控大屏渐成潮流的今天,许多厂商将大屏等同于科技感和智能化,然而在我们日常对中控大屏的体验中发现,它们并没有PPT上描述的那么美好,中控大屏看起来很酷,但为何成为了鸡肋?
随着国内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,众多新造车品牌开始出现。如同智能手机品牌持续不断地向苹果学习致敬,电动汽车品牌也纷纷选择了特斯拉作为“致敬对象”,而车内大屏成为最立竿见影的标志。随后,传统汽车品牌也加入到了“大屏”的阵营之后。不仅众泰、荣威等品牌直接复刻了特斯拉的竖屏,奥迪在全新一代车型上引入了三屏交互,拜腾甚至在挡风玻璃前放置了长达1.25米的50寸全触摸屏幕!
汽车厂商为何纷纷选择大屏?
1、 图形界面是更为先进的人机交互显示方式。和传统的实体按键、单色点阵液晶屏相比,大屏带来的图形界面能够让信息更丰富、更直白地显现出来。
2、 厂商自我标榜的“科技感”。与中控大屏“近亲”的智能手机在国内已发展多年,大屏手机已取代带按键的功能机成为绝对主流,屏占比、分辨率、全面屏等名词一度成为手机先进与否的指标。车内引入大屏,容易从感官上给人以“先进”的错觉。
3、 大屏可容纳更多的信息内容,厂商可对系统和界面进行高度定制,集成更多的增值服务,成为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为此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汽车厂商都在大力推行中控大屏,且逐渐划分为“多屏派”和“一屏派”,前者以奥迪、理想制造的三屏甚至四屏交互为代表,后者则以特斯拉、蔚来、拜腾等品牌为主。
智能不足危险有余 为啥中控大屏变成鸡肋?
一块大屏走天下,从感官上确实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,但汽车是用来开的,不是用来看的,不少中控大屏在汽车实际行驶过程中不仅无法满足驾乘者需求,反而暴露出种种问题。
1、 稳定性不足,车载系统频频死机。在百度搜索“中控大屏+死机”的关键词可以得出488万的搜索页面,在车质网的投诉专区,针对中控大屏失灵的投诉共有480余项,品牌涵盖通用、日产、比亚迪等合资和自主品牌。近来火热的蔚来ES8在交付产品后也遭遇系统频繁死机的客户抱怨。究其原因,有的厂商使用的中控大屏达不到车规级要求,在长时间暴晒、寒冷、颠簸的环境中容易失灵。另一方面,部分厂商对于产品质量品控不够重视,将得不到充分验证的产品匆忙推向市场。
2、 大屏表面对手指洁净程度要求较高,否则极其容易沾染指纹,显示效果大打折扣,这在路虎星脉、全新奥迪A8L等车型的中控屏上有着直观体现。同时,部分车型的屏幕由于设计位置和角度有天然缺陷,在面对户外日照天气不仅无法良好显示信息便于操作,甚至还充当反光镜,严重影响行车安全。
3、 屏幕变大,能够显示的信息页越多,但绝大多数的系统UI没有充分考虑到行车环境的需求,系统颜色搭配凌乱,菜单层级过多过乱,常用操作的按键设置过小,甚至还有将关乎行车安全的灯光、雨刮、门锁等功能集成到中控屏当中,对行车安全缺乏敬畏之心。美国权威杂志《消费者报告》在对特斯拉Model 3的评测中曾提及“这些与触摸屏的复杂交互可能会导致驾驶者分心,因为每个动作都会迫使司机将他们的视线从路面上移开,并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。”
4、 为“智能”而“智能”,多数功能成为鸡肋的“伪需求”。为显示车辆的智能化程度,部分厂商选择在中控大屏内加入令人匪夷所思的功能。除了听新闻、炒股票等耳熟能详的功能外,如今甚至还出现了附近交友、玩游戏、讲笑话、订酒店等等猎奇功能,令人啼笑皆非。
2017年10月,美国汽车协会(AAA)邀请了130人参与了30款新车的试驾体验,旨在测试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对驾驶者注意力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根据驾驶员注意力分散的程度,各家厂商非常有必要对信息娱乐系统做出较大的改善。其中,特斯拉Model S信息娱乐屏被列入最引人分心的新车之一。这也从侧面证明,中控大屏仅仅是看起来美好,在实际体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。
汽车中控不应照搬智能手机的模式
或许不得不承认,汽车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智能,中控大屏带来的更多是感官上的“科技感”而非解决实际需求的黑科技。尽管时下人们热衷于将汽车称之为“智能终端”,但汽车作为移动工具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,安全也仍旧是汽车最重要的底线。
开发团队在研发适用于中控大屏的车载系统时,应更多站在行车中的动态角度而非静态角度,尤其不该照搬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的模式。什么样的角度不会造成阳光反射、什么样的亮度能够保证全天候的使用、最常用的功能应该如何摆放、多大的字号可以保证盲操等等。苹果Carplay和百度Carlife之所以备受推崇,正是因为其抓住了驾乘人员行车的根本需求,功能简洁,没有花里胡哨的界面,icon大易操作,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优点。
其次,汽车的智能化应当着眼于智能地解决驾乘人员的实际需求,而非产品经理在办公室中自己捣鼓出“伪需求”。覆盖更广更稳定的网络、更准确的导航和路线规划、更实时的地点推荐(油量不足推荐加油站、故障推荐汽修店等)、更懂人心的音乐电台等等,这些都是驾乘人员实际需要而手机还力有不逮的项目。
归根结底,在真正的人工智能实现之前,化繁为简保持专注不失为更好的选择。
全文总结
在智能化大跃进和大屏大跃进的时代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,车辆实现智能化的过程该如何兼顾安全,以及什么是真正需要的智能化,什么是真正好用的车载系统。车载大屏之所以越发鸡肋,正是由于开发的初衷偏离了驾乘人员的实际需求,使之成为了卖弄概念、证明创新的载体。
作为普通用户,我们由衷希望厂商多一些真诚,少一些套路,让车载系统和中控大屏发挥应有的实际作用,让移动出行更美好。
- “冷资源”助力“冰雪游”2021/01/04
- 阿城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2021/08/27
-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/08/27
- 奥运冠军张雨霏: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!2021/08/27
-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: “小”城市打造志愿
- 张庆伟: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
-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
- @高考生!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
-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“和风阵雨” 最高气温29
-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
-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
- 首批"提速办"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
- “五个一百”,浸润心灵的力量
- 27日新增确诊21例 其中本土1例(在云南)
-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,给网络活力护航 为网络正气撑腰
- 公开不吃暗地吃、不吃公款吃老板 警惕违规吃喝变异
- 穷兵黩武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(钟声)
- 多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
- 州长换人 纽约州新冠死亡人数“追加”1.2万
- 埃塞俄比亚地方暴力冲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